正在阅读:螺蛳粉都国家级非遗了?我虾酸第一个不服!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临泉美食 / 正文

11文章频道通栏广告.pn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螺蛳粉都国家级非遗了?我虾酸第一个不服!

转载 路利卡2021/08/11 08:24:15 发布 来源:搜狐美食 作者: 423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今天一不小心,又被球长拉上了贼船,她说上次给推荐给大家的👉 贵州好吃的 太平平无奇了,今天要来点 中华小当家看了也哆嗦的猛料。

她掏出了要请客的食物,窝主觉得她是来要命的。

先关注保平安👇

大家好呀~我是被这几天突然降温冷到流鼻涕的球长。

真的太冷了,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嫦娥来贵州旅游说:这两天有点晒呀,于是后羿重生并且一箭射下了太阳

最近来贵州记得要带外套带伞带雨衣(来自早上骑车被雨淋了一路连袜子都湿了的球长)!

下雨天最适合做的是什么!

吃火锅!

之前给大家介绍了牛瘪火锅,这次咱们来点“ 小清新——虾酸火锅

来自纪录片《奇食记》

假如说学会火的使用,让人类真正意义上享受了“食物”。那么从臭豆腐到螺蛳粉,从“厕所餐厅”到生吃鲱鱼罐头,这些看起来匪夷所思的种种,无不印证着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冲动:为了吃,我们一直在挑战自己的极限 —— 甚至偶尔会让人怀疑是否人类的发展就是一部“ 挑战极限的巨作。

而贵州独山的祖辈们在400 多年前就已经达成了此项成就——虾酸

虾酸与盐酸菜、臭酸并称为“ 独山三酸,都是独山县的特产。

独山地处高原,以前交通不方便但是物产丰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间数量众多的溪流鱼虾,每天打捞食用后还有剩余,为了不浪费,祖辈们想了很多办法。

来自纪录片《奇食记》

没有发明冰箱的时候人类的智慧也太无穷了叭。

自古以来食物的存储大都是风干腌制。独山的祖辈们便是用坛子将剩余的小河虾装起来并密封腌制,以此来延长小河虾的赏味期限

来自纪录片《奇食记》

虾酸采用布依族的工艺制作而成,选用当地溪流里的小河虾,洗净后晾干水分,撒上淡盐水,等待自然发酵。用野生西红柿、鲜红辣椒、去皮的鲜仔姜、大蒜剁碎,再加入糯米酒、精盐,将材料与发酵后的河虾拌匀,装进有水沿的坛子,之后的事情就交给时间啦。

来自纪录片《奇食记》

虾酸味道的醇厚程度直接与时间挂钩,腌制至少两月,而腌制时间越久,用虾酸烹饪制作出来的菜肴就越美味可口。经过布依族特殊工艺发酵后的虾酸,既没有河虾的腥味,也没有明显的酸味,而是幻化成入口浓郁且独特的酱香味

来自球长朋友圈

虾酸在那个味道还不是很丰富的年代,给布依族人带来了新的味觉刺激,于是爱吃的中国人布依族人将这种酸味加入到各种食物当中,成就了现今以虾酸为主味的各种美食。

当然啦,人无完人酸也无完酸,虾酸唯一能称得上缺点的,就是不能闻

来自纪录片《奇食记》

虾酸虽然被叫做酸,但是端上桌时猛一闻到也许会让你怀疑自己是在公共厕所里吃饭还是在饭店里吃shi ,球长敢带来独山吃虾酸的朋友都是可以将友谊升华为过命的交情的人,毕竟像球长这样被害妄想症的人如果突然被拉去吃这么重口味的东西,难免怀疑对方是不是投du了。

来自马蜂窝用户@羊葱兔豆鱼

虽然初闻着味道有点难以接受,但虾酸制作的菜肴却十分的下饭开胃,吃进嘴里没有一点异味

虾酸的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于炒、烧、爆,用来做火锅更是多见,用虾酸烹制的虾酸鸡、虾酸牛肉、虾酸排骨、虾酸肥肠等都十分美味。

贵州人嗜酸。红酸汤、毛辣果、小河虾,贵州的酸千变万化清而味浓、酸但不涩“臭”酸鲜辣,贵州的酸滋味无穷。很难说是否得益于古贵州道路险阻的边陲地势和气候环境,原本用来保存食物酿造和发酵的技艺,造就了千百年来贵州人独特的“无酸不欢”的饮食习惯 

来自马蜂窝用户@机智的小五花

时过境迁,没人再需要为菜品保鲜烦恼,独山人对酸却已经上瘾。虽然我们不能经历那段刻骨铭心的艰苦岁月,也暂时无法打开这虾酸的极致味蕾,但独山虾酸的留存,或许在提醒我们,不忘初时的味道,不灭彼时的初心

来自纪录片《风味人间》

来贵州一定要吃酸呀,这不仅是贵州人离不开的味道,也是贵州人民在有限的条件下无限创造力的强力证明。

-End-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