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老一辈坐月子有不少“清规戒律”
比如:不能开窗,不能洗头,不能开空调……
然而,科学证明,有些“月子规则”是存在问题的
那到底什么是月子病,如何才能舒舒服服坐月子并且不落下月子病呢?
什么是月子病?
是妇女在生产孩子时期,因筋骨腠理(中医指皮肤等的纹理和皮下肌肉的空隙)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不慎风寒侵入。
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腠理合闭,使风寒包入体内,为之月子产后风难治的原因。
一般科学坐月子后这些常见症状会自行缓解,不会长期存在。
剖宫产和顺产坐月子有什么区别呢?
顺产的妈妈,一般来说子宫复旧会快一些,产后10天子宫就已经入盆了,而剖宫产的相对就要慢一些。
伤口护理上,顺产的妈妈可以用清水冲洗,保持伤口干燥、通风,透气。
剖宫产的女性在手术后,为了保护伤口和止血,医生会让纱布和透气纸胶带覆盖创面,并在术后24小时完成第一次换药。
提醒产妇注意的是,在坐月子期间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切忌大幅度的动作,要小心不要让伤口裂开,如果伤口出现感染或者恶化的情况,要及时就诊。
另外剖宫产的妈妈要注意,产后早期可以通过翻身的动作来进行活动,在防止伤口裂开的同时也要注意伤口瘢痕的粘连。喂奶的时候也要避免孩子碰到伤口。
月子期间洗澡,要淋浴不要坐浴,预防逆行感染;洗澡时剖腹产伤口要避免沾水,可以贴防水贴。
月子病的常见症状
腰部疼痛
腰部疼痛产后腰疼,十人九中。
一般产后腰疼是因为妈妈的骨盆韧带在刚生完孩子的一段时间内尚处于松弛状态中,腹部肌肉也变得软弱无力,子宫仍未完全复位;
同时,给宝宝换纸尿裤或者做家务,造成的腰部受累过重等造成的。
预防小贴士:
首先,妈妈们在月子期间一定要安心休息,保持心情愉悦,少做家务,保证腰部保暖,注意不要久坐和久蹲,也要减少手指和手腕的负担。
蹲下捡东西,而不是弯腰去捡;
久坐时拿个枕头垫在腰部;
准备一个高一点的尿布台,避免总是弯腰换尿布。
产褥感染
产褥热是指分娩时产道出现的大小伤口或子宫内面(特别是胎盘剥离后的子宫壁)因细菌入侵形成化脓,进而影响全身,发高烧38~39度的一种现象。
最易引发产褥热的情形有:
①子宫颈或阴道在怀孕期间遭细菌入侵感染发炎,发生早期破水;
②在分娩中遭到细菌入侵;
③产后处理恶露时,未保持十分清洁。
④分娩降低或破坏了女性生殖道的防御功能和自净作用,增加病原体侵入生殖道的机会。
预防小贴士:
临产前2个月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避免胎膜早破、滞产、产道损伤与产后出血。平时要保持全身尤其是下身的清洁卫生,在给房间通风时,可让产妇和宝宝暂时去其他房间,再开窗换气。
乳腺炎
产后1-4周是急性乳腺炎的多发期,由于乳汁排通不畅淤积在乳房内,造成了细菌感染,新妈妈会出现乳房疼痛、发烧等症状。
预防小贴士:
妈妈们要注意保持乳汁畅通,产后及早开奶,让宝宝多多吮吸,如果宝宝吃不完,可用吸奶器把多余的奶水吸出。
同时,饮食一定要清淡一些,少吃一些肉,还有下奶汤。
子宫脱垂
有些妈妈产后会感到小腹下坠或腰疼,这是由于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在分娩后变松弛,使得子宫位置发生变化,子宫沿阴道方向往下移动,造成了子宫脱垂。
预防小贴士:
①生育次数不宜过多,过密,防止子宫组织和肌肉的弹性降低,降低子宫脱垂发生的可能性。
②分娩时要避免产伤,医生要为顺产者做会阴切开,以免造成过重的损伤。
③在月经期、孕期、产褥期和哺乳期不要从事重体力的劳动,提重物时可以请家人帮忙,特别是产后要注意休息利于恢复,但产后也不能躺着不动,要适当的下地活动或坐产后恢复体操。
④要防治慢性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减少腹压。
问题一:“坐月子”不能吹空调?
错。
夏季炎热,用空调降温并非不可,但是不要对着产妇、婴儿吹。
问题二:“坐月子”不能洗头、洗澡?
错。
顺产后2~3天,剖宫产后5~6天就能洗。产妇要注意做好自身清洁,同时也要防止伤口感染,建议用温水淋浴,沐浴后注意擦干,以防感冒。
问题三:月子期间不能吃盐,会影响下奶
错。
真相是:生产后,产妇出汗多,如果不及时补充盐,容易使产妇感觉无力,也影响食欲,建议正常摄入盐类。
问题四:“坐月子”不能随意走动?
错。
顺产后即可进行适当的活动,产褥期避免长期卧床,否则容易引起下肢血栓及子宫复旧不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