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是近期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一政策对老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学期开始了,老师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落实学校承担的“双减”工作任务,必须严格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纪律。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小学生2023寒假健康提示,从日常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为家长提供指导建议,和教育小新一起来看↓↓↓文章来源:中国疾控动态发布本文只为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
眼下正常生活在恢复,休闲娱乐场所也逐渐回暖,一些家长想带孩子去KTV唱歌,然而家长和孩子尚不知,这是被法律所禁止的。根据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KTV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01家长
家长朋友,寒假来了,您和孩子有哪些计划?寒假是发展孩子兴趣爱好,培养劳动实践和社交技能的良机。情绪心理细关注,亲子关系更和谐。让孩子的寒假生活快乐平安、丰富多彩,相信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对于孩子们来说
新版《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购买儿童票有了新规定来了解一下吧↓↓↓随同成年人乘车的儿童,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应购买全价票。每一名持票成年人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3届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就业工作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公费师范生离校前须全部落实任教学校。《通知》明确,
近日,经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公示并推荐、资格复审等,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培养基地及培养对象名单,其中,确定150位教师为名师培养对象、10
❖科学谋划,善作善成。每年年初,教育部都会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全年教育事业发展制定工作要点。在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回望过去一年,全国教育系统坚持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全年工作
书籍,陪伴着我们一生,我们的人生也可能在某个时刻被某一本书点亮,豁然开朗。新的一年,你是否期待着被某本书“点亮”?今天,中国教育新闻网为大家送上2022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及TOP10图书。中
转眼间,寒假模式开启。每到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今天,中国教育新闻网联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为孩子们送上《2023年寒假推荐书目》让童书陪伴孩子,过个充满书香的
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和关系最亲密的人,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父母自身也需要不断修炼“内功”,尽量避免因为自己的观念或成长经历的局限性等原因影响孩
孩子“阳”了怎么办?儿童热性惊厥发作该如何应对?婴幼儿发烧会烧坏脑子吗?近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主任徐樨巍围绕新冠疫情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她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发热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
为人父母,都是麦田的守望者。01前段时间,江西两个男孩的失联,牵动了全国网友的心。一个男孩15岁,叫胡鑫宇,在江西省铅山县致远高中读高一。10月14日傍晚,他在校园内,走出宿舍,在去教室上晚自习的路上
如果孩子光发微信短信而不对话,他们会在同理心和倾听能力方面大为损失,进而影响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而社会情感能力是最能决定一个儿童是否会实现其最大潜能的因素。一天有七个时间需要你放下手机跟孩子好好相处,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可能对孩子的学习有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孩子应该如何做,才能让读书事半功倍?香港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给孩子们的4个实用读书方法建议,希望能够带来一点思考。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
《被讨厌的勇气》里有这样一段话:“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哪怕是紧密的亲子关系,也要有意识地
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雅斯贝尔斯认为,人们只有通过个人的独特体验,才能回答关于个人本质和存在本质的终极问题。雅斯贝尔斯1883年出生于德国奥尔登堡城,童年时代在佛里兰岛的大海边
在手机等电子设备成为孩子们日常“挚爱”的背景下,如何让孩子戒掉网瘾,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经济学家何帆曾在成都的先锋学校调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的孩子可以尽情打游戏,甚至通过游戏赚学分。但这些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进一步优化调整隔离方式。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学生的一日防疫该注意哪些呢?一起来看学生版24小时防疫攻略出门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真正的教育更应该的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对孩子进行托举,让他掌握让自己幸福的本领,在将来可以更成功的寻找到自